谢谢你们!他们兄弟姊妹终于和好了!我的晚年生活更加舒心了......
近日,103岁的张奶奶在家人的帮助下拨通了江苏省涟水县法律援助中心的电话,感谢中心及工作人员为其赡养问题所做出的努力。
张奶奶育有两儿三女,早年丈夫去世后,便随二儿子生活,其他子女轮流到二儿子家照顾。但在二儿子去世后,这个“默契”就此被打破……
(资料图片)
大儿子及三个女儿均不愿将老人接回家中赡养,便商议雇佣护工照顾老人起居,每月费用由子女平摊。但大儿子认为母亲偏心弟弟,一直不愿出钱,兄妹4人因为母亲养老问题多次发生争吵,张奶奶的赡养问题也一直未解决。无奈之下,张奶奶委托家人来到涟水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中心受理后,考虑到张奶奶年事已高、不便出行,承办人当即联系熟悉情况的村法律顾问上门走访、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人充分运用道德观念,协调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感化老人子女;同时从法律角度出发,明确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此外,也向老人解释子女各自的难处,重新连接起一家人互相体谅、互相关心的桥梁。在第四次上门调解后,老人和子女们重归于好。
近年来,涟水县司法局坚持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目标,围绕老年人法律服务需求,抓重点、破难点、解疑点,积极打造法律援助民生品牌,扎实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2022年至今,办理涉及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76件,受援人数达90余人次,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机制为基提升统筹『融合度』
完善老年人维权专项工作领导机制,搭建工作交流平台,制定常态化活动方案,从降低法律援助门槛、简化法律援助程序、优化法律援助形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四个方面入手,解决老年人“急忧盼”问题。
依托乡镇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形成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乡镇法援工作站点为辅,覆盖全县的三级维权服务网络,并在相关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室,进一步坚固纵横结合的法援网络体系。
标准为先提升服务『满意度』
聚焦高龄、失能、贫困、伤残等特殊老年人群体的法律需求,组建老年人法援案件承办人才库,精选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律师专门负责老年人维权案件办理,积极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全面推行法律援助标准化服务,加强对案件办理质量的跟踪督导,对涉及老年人群体的法律援助案件,实行案前研判、案中监督、案后回访,强化办案质量管理,实行全程跟踪。
宣传为要提升法援『知晓度』
充分利用“法援惠民生”宣传月、“敬老月”专项宣传等契机,开展老年人法律援助维权宣传活动。组织法治宣传志愿者深入村居(社区)、敬老院、福利院、乡镇集市等,进行多批次、精准型援助宣传活动,向老年人介绍法律援助制度、普及法律援助知识。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的宣传优势,积极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民生品牌社会影响力。
高效为重提升工作『精准度』
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对于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开辟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开展“四优”服务,对老年人法律咨询优先接待,对涉老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行上门服务。
对赡养、继承等类型的案件,创新工作方法,开展“援调对接”,尽量以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同时,采取电话、上门回访等方式,征询受援人意见建议,将回访反馈结果纳入法援律师年度综合考核范畴。
关键词: